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南华要闻>>正文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南华师生充满期待
2015-03-06 11:58 刘峥 

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会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第三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召开。“两会”召开前夕,党委宣传部发出通知,要求各二级党委(党总支)组织在校师生观看“两会”。连日来,我校广大师生纷纷通过报纸、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体,了解全国“两会”的相关报道,密切关注 “两会”盛况。我校师生普遍认为,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新形势下凝聚能量、集结智慧,带给全国人民新希望的大会,开好这次会议,对中国的改革发展、和谐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收听、收看全国“两会”过程中,大家表示备受鼓舞,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 结合自身工作生活实际,许多师生也畅谈了全国“两会”期间各自较为关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肖宗志在听了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后,表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有在新的条件下对政府新的顶层设计,又有详细的实施路线图。2015年的工作目标明确、务实、具体,全面但有重点,工作有新思想和新思路,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2015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和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同时,2015年也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意义。我坚信,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2015年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国人民将更加富足幸福,中国也将更加辉煌灿烂。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铁骊表示,全国“两会”是听取老百姓心声,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的大会,会上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具体解决途径,实实在在造福了普通老百姓,如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进一步阐述和明确了应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具体策略,强调了“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求对他们“要扶上马、送一程”,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出“让"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的观点,不仅为区域和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更为我们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更务实的要求。

文法学院副院长罗万里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通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关于推进依法治国的专门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设计了宏伟蓝图,开启了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新时代。“两会”召开必将对法治中国建设做出更加周密的部署,我们对此充满期许。

纪委副书记曾建新就“两会”焦点问题之一党风廉政建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强化责任,细化目标,坚持“一岗双责”,明确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严格制度执行,强化教育监督机制,推进正风肃纪各项工作的落实,着力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合力;重惩治、抓预防,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力支持纪委执法办案。纪检监察要自觉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的纪律,加强对作风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抓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强化党内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强化对责任主体监督的再监督。

此外,不少教师对住房保障、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法治中国、医疗改革、生态文明、食品药品安全、稳定物价、反腐倡廉、行政体制改革、教育改革、学生就业等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提出了他们的期盼和希望。

除教师广泛关注全国“两会”外,我校学生也对这次“两会”给予了关心,他们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上网查看“两会”新闻,了解“两会”动态。异地高考、教育教学改革、大学生就业创业、稳定物价房价则是他们主要关心的问题。

化工学院学生任新业表示,希望今后国家能够加大教育投入,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城建学院学生何选银希望政府加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立法监督的实质性举措,正确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管理学院学生黄妙龄认为,近年来,党中央领导人对反腐工作力度加大,反腐倡廉也取得不少成效,希望并相信今后党中央会继续加大反腐力度,有效遏制政治腐败问题。

与此同时,此次全国“两会”精简务实的会风也让不少师生印象深刻。他们认为,“两会”劲吹的新风,体现了政府工作作风的实质性转变。

上一条:36365路检测中心举办2015年新提拔科级辅导员干部培训班
下一条:36365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邹树梁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研讨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关闭窗口